湿冷来袭!最低4℃!“广冻人”御寒祛湿良方来了

2022-02-21

连续几天的湿冷降温

令广东人瞬间变成了“广冻人”


湿冷来袭!最低4℃!“广冻人”御寒祛湿良方来了


据@广东天气,


本周广东全省大部分地区
迎来全年最低气温

湿冷来袭!最低4℃!“广冻人”御寒祛湿良方来了


韶关、河源等地最低气温只有4℃
珠三角气温也仅仅是5-8℃
街坊朋友出门
真的需要莫大的勇气

打开窗户
仿佛置身于冷藏的『水帘洞』
湿冷来袭!最低4℃!“广冻人”御寒祛湿良方来了

据中央气象台报道,受冷空气和切变线影响,18-21日广东有大雨局部暴雨降水过程,23日起降水减弱,但依旧寒冷。


湿冷天气又寒又潮,寒气易侵袭人体,湿度大,容易导致人体热量散发过快,引起人体寒冷,抵抗力弱的人就容易引起各种疾病,街坊朋友更要警惕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风湿关节痛、腹泻等等问题。


湿冷来袭!最低4℃!“广冻人”御寒祛湿良方来了


湿冷来袭!最低4℃!“广冻人”御寒祛湿良方来了


湿冷天气要保持衣物干燥,不穿潮湿的衣物,最好不要将肌肤裸露在空气,避免寒湿侵袭,但也不宜过于束紧,以免引起末梢血液不畅;



湿冷来袭!最低4℃!“广冻人”御寒祛湿良方来了



湿冷来袭!最低4℃!“广冻人”御寒祛湿良方来了

提高自己的抗寒能力,运动是最好的方式。持续规律的运动养生习惯,可让怕冷者的体质得到改善。运动可刺激肌肉、加快血液循环,提升免疫力。



雨天无法外出运动,在家打太极和做瑜伽也是不错的运动方式。此外,疫情防控常态化,减少聚集,外出时口罩要戴紧,注意防护;



湿冷来袭!最低4℃!“广冻人”御寒祛湿良方来了

每晚坚持泡脚可强身健体,活络静脉,特别是在湿冷天气下,泡脚可以加速血液循环,提高身体温度,还能有助于睡眠。



湿冷来袭!最低4℃!“广冻人”御寒祛湿良方来了



湿冷来袭!最低4℃!“广冻人”御寒祛湿良方来了



除了上述措施外,街坊朋友更要注意“内外兼施”,最有效直接办法就是食补,而灵芝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湿冷来袭!最低4℃!“广冻人”御寒祛湿良方来了

① 增强免疫力

科学研究发现,灵芝子实体、灵芝菌丝体和破壁灵芝孢子粉具有丰富的灵芝多糖和三萜等活性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保健功效;

澳门大学中医药研究所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利用微生物组和代谢组学,分析测定了灵芝孢子油的免疫增特性发现,灵芝孢子油增强了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并促进了脾NK细胞的细胞毒性,显示了对细胞免疫的免疫增强作用。

湿冷来袭!最低4℃!“广冻人”御寒祛湿良方来了


②保护心脑血管

《本草纲目》记载灵芝“主治胸中结、益心气。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东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食用菌技术有限公司陆续取得“灵芝孢子油对心血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灵芝孢子油缓解阿霉素心脏毒性”等重磅科研成果。

湿冷来袭!最低4℃!“广冻人”御寒祛湿良方来了

研究人员在国际著名肿瘤杂志《Onconscience》发表的《The anti-cancer componentsof Ganoderma lucidum possesses cardiovascular protecitive effect》(灵芝抗癌组分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一文,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报道了灵芝孢子油对心血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③ 有效缓解关节炎

有研究【2】表明,灵芝多糖可明显抑制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IL-12的分泌,能有效减轻关节损伤。



除此之外
湿冷天气最重要还有祛湿
对于万物皆可煲的老广来说
一盅祛湿汤当然少不了



湿冷来袭!最低4℃!“广冻人”御寒祛湿良方来了
脾胃虚弱、湿气重、身形偏瘦、生活压力大的亚健康人群,宜常喝此汤帮助健脾利湿、补中益气。加入猴头菇、猪肚一起煲,更有帮助消化之效!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经典四神汤料里面含有薏仁、茯苓、山药、莲子四种经典配方。



薏仁和茯苓天生的祛湿搭档
淮山可充实脾胃的正气
莲子补中养神兼益气力
芡实收敛止泻

湿冷来袭!最低4℃!“广冻人”御寒祛湿良方来了

这几种简单的食材汇集一起后互相补遗,祛湿作用杠杠滴~还能有养颜的益处!快联系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直营门店线上发货吧!




参考文献:
[1] Xie Y Z, Yang F, Tan W, et al. The anti-cancer components ofGanoderma lucidum possesses cardiovascular protective effect by regulatingcircular RNA expression[J]. Oncoscience, 2016, 3(7-8): 203.
[2]陈曦,张成义,孙晓红.灵芝多糖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IL-12影响的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2):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