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胃癌已成为全球健康领域的重大挑战,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居高不下。特别在我国,受饮食习惯、环境因素及遗传背景等多重复杂因素的交织影响,胃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处于高位,且近年来还显现出年轻化趋势,年轻患者比例不断攀升。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的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胃癌新发病例高达50.9万,死亡人数逼近40万,均居世界首位,凸显了我国胃癌防控的严峻形势。
然而,胃癌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而是由胃部疾病的漫长发展而成,并且存在关键的逆转期。如果及时进行干预,完全有可能把胃癌扼杀在摇篮里。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正式印发的《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2024年版)》中,也再次强调了胃癌癌前病变在防控胃癌中的重要性。该方案明确指出,所有癌前病变患者应及早接受规范化治疗,并定期进行胃癌筛查,以期通过早期干预降低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胃癌的“渐进式”生成之路
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胃癌发展进程多数会经历以下几步:正常胃黏膜→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已被明确是胃癌的癌前病变。
1、慢性萎缩性胃炎
随着年龄的增长,胃粘膜长期遭遇慢性炎症、幽门螺旋杆菌的长期侵扰,局部炎症长时间得不到愈合,就可能导致胃黏膜萎缩、固有腺体减少,也就成为了萎缩性病变。
慢性萎缩性胃炎已经明确是胃癌的癌前病变,需要引起重视,及时进行干预治疗。
2、肠上皮化生、异性增生
当胃粘膜慢性炎症经久不愈,粘膜受损后又反复修复时,原本生长在肠道内的肠上皮细胞会逐步“抢占”胃部空间,从而出现“肠上皮化生”,这一般被认为是癌前病变,如果不加处理,有部分病变继续进展,就会演变成早期胃癌。
然而,肠化生通常无法逆转,尤其是范围广、程度重的肠化生,目前主要通过阻断病因、减轻胃黏膜炎症、逆转胃黏膜萎缩、延缓肠化生进展等手段,来预防胃癌发生。
食药用菌“养胃”功效研究
近年来,随着对天然健康资源的深入探索,食药用菌因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和健康益处,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其中,猴头菇与灵芝作为养胃护胃、抗胃癌的佼佼者,更是备受瞩目。
1、猴头菇
众所周知的养胃大咖猴头菇,作为食药两用的真菌,《本草纲目》中记载:性平,味甘,有利五脏、助消化的作用。
同时多项现代科学研究也都肯定了猴头菇的养胃功效,明确说明猴头菇具有保护修复胃黏膜的功效,能够有效治疗延缓慢性萎缩性胃炎进程。
陕西中医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布的《猴头菇多糖保健功效的研究进展》中明确表明:猴头菇营养丰富,其所含成分猴头菇多糖可促进胃黏膜上皮细胞修复和再生,减轻微血管损害及减小微血管通透性,因此可修复胃黏膜屏障,具有养胃之功效。
此外,《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中的《猴头菇的研究进展》一文中,也明确指出了猴头菇对胃保护作用:猴头菇菌丝体、猴头菇多糖, 及猴头菌提取物, 对幽门螺旋杆菌、胃炎、胃黏膜损伤均具良好抑制效果, 显示出开发新功能性食品和药物的潜力。
研究人员发现:将幽门螺杆菌接种到动物体内, 以猴头菇提取物对小鼠进行治疗,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幽门螺杆菌个数明显降低, 明确说明猴头菇提取物对胃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有明显抑制效果;而猴头菌丝体在体内可调节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 抗氧化作用明显, 可调节胃分泌物来缓解炎症反应, 起到保护胃黏膜作用,对碘乙酰胺引起的大鼠慢性胃损伤有保护作用。
2、灵芝
灵芝作为我国传统中药材,早在千年前人们就已认识到,灵芝有调和五脏、扶正固本的功效,对胃部疾病有着显著疗效。随着时代的变迁,灵芝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其在治疗胃炎以及预防胃癌进程中的作用也逐渐被发掘和认可。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联合发表在《云南中医中药杂志》的文献,介绍了灵芝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的应用进展,研究人员发现,灵芝不仅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清除组织氧自由基,提高抗氧化能力,以此改善胃黏膜状态; 还能产生抗炎作用,有效逆转肠化和异型增生,阻遏癌变。
河北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的研究人员,曾通过体外肿瘤细胞抑制实验及体内抗肿瘤实验,探讨《灵芝多糖对小鼠胃肿瘤活性的体内外抑制作用》。
研究人员通过实验证实:灵芝多糖可以有效地抑制胃癌细胞在体外的增殖,促进胃癌细胞的凋亡,抑制胃癌细胞周期,起到治疗胃癌的作用,而其作用机制与促进Bax 基因表达,抑制Bcl-2基因表达,增强肿瘤细胞凋亡敏感性有关。
参考文献
[1]杨杰,赵淇,张乐,等.猴头菇多糖保健功效的研究进展[J].农产品加工,2021,(12):79-80+85.
[2]张宝翠,刘晓鹏,朱玉昌,等.猴头菇的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10(08):2285-2292.
[3]张碧云,陆敏. 灵芝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2,43(09):80-83.
[4]邢会军,侯雷,孙勇,等.灵芝多糖对小鼠胃肿瘤活性的体内外抑制作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7,23(13):116-120.
注:本文旨在介绍科学研究进展,不做治疗方案推荐。